近年来学院瞄准国际研究前沿,聚焦畜牧产业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推动畜牧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贡献“动科智慧”。构建了世界主要家畜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库、世界山羊和绵羊的参考基因组图谱,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建了肉用胚胎多能干细胞、动物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的原代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筛选了一批可用于分子育种的肉品质调控关键因子,选育出优质肉猪、肉牛、肉羊新品系6个;建立了高效动物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创制基因编辑绒山羊、滩羊育种新材料;制定了畜禽肠道健康标准和奶畜饲粮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体系;创制了新型鱼类纳米载基因工程靶向浸泡疫苗,突破了浸泡免疫大规模商业化的技术瓶颈;鲈鱼弹状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灭活疫苗(e.coli-g2株)已获得临床批件;合作培育了我国首批国审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科海1号”和“广泰1号”。在《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3篇,反刍动物基因组进化研究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十四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6项,课题7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4项;到位科研推广经费3.2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813篇,其中学校“双一流”g1期刊21篇,有力支撑esi我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创业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积极培育草食家畜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现代牛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畜禽资源(牛)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动物生物育种国际农业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建设;成立中哈家畜生产与加工科技示范园(奶牛)、中哈畜牧业联合实验室和中哈畜禽资源创新利用联合实验室。支持4种学术期刊改革发展,其中《家畜生态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