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陕西省第五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分论坛顺利召开。论坛邀请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王银娟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刘宝龙博士、美国奥本大学汪金海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砀砀、戚晓舟博士,共同探讨学术前沿与研究成果。论坛由姜雨院长主持。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王银娟博士做了题为“牛滋养层干细胞及干细胞衍生类囊胚研究”的报告。介绍了lcdm培养液可以高效地从牛的囊胚中分离得到牛滋养层干细胞。牛滋养层干细胞可以在体外长期保持自我更新能力,且具有分化为两种成熟滋养层细胞的潜能。对其转录组,染色质开放区及甲基化组进行探究发现其具有早期滋养层细胞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与牛胚胎干细胞相组装,在体外构建了与生理囊胚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均类似的类囊胚,为深入了解牛早期胚胎发育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模型。进一步的优化,牛类囊胚技术将为牛的繁殖模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刘宝龙博士做了题为“蜂蜜来源细胞外囊泡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 的报告。探究了多种食物来源的类外泌体囊泡对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调控作用,发现了香菇、韭菜及蜂蜜中的类外泌体囊泡对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在小鼠上构建的急性肝炎、肥胖及衰老等模型对这三种类外泌体囊泡的抑炎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nlrp3炎症小体相关临床药物及疗法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奥本大学汪金海博士做了题为“crispr/cas9介导的抗菌肽转基因提高鱼类抗病性研究”的报告。以crispr/cas9技术为切入点, 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水产动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并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复合转基因技术成功在斑点叉尾鮰基因组多位点敲入抗菌肽基因,建立了高抗病性且生殖可逆家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砀砀博士作为题为”奶山羊消化道微生物特征及其长期影响胃肠道发酵和生产性能的机制“的报告,重点介绍了青年期奶山羊消化道关键微生物可能通过调控微生物间相互作用、菌群结构及功能等对胃肠道发酵和泌乳性能产生长期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戚晓舟博士做了题为“索氏鲸杆菌通过产维生素b12提高宿主抗病原菌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究了预防病害发生的新途径,证明益生菌通过提高肠道内索氏鲸杆菌的相对丰度,进而提高肠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促进肠道微生物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肠道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稳定性和复杂性,从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实现保护宿主抵抗病原菌感染的目的。
编辑:巩敏芝 终审:赵运良